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GI国际联合研究与测试实验室
依托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(糖尿病特医食品)、功能主食创制与慢病营养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,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深入开展血糖生成指数(GI)基础研究、功能因子挖掘与原料开发、低GI食品创制与核心装备、临床实践与评价、营养代谢组学与作用机制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等工作。并于2018年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血糖指数研究服务中心(Sydney University Glycemic Research Service, SUGiRS)合作共建国内首家中国-澳大利亚GI国际联合研究与测试实验室,主要围绕食物GI测试、低GI产品创制、降GI食品原料开发、慢病人群低GI膳食模式研究等方向开展工作。
实验室成果
◆ 目前完成企业送检的GI测试产品600余款,服务国内外企业200余家;
◆ 创建国内最大的食物GI数据库共享平台(含4000余条数据),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国际GI数据库国内独家版权;
◆ 连续组织举办中国GI国际会议与多形式科普活动,分享GI前沿研究,传递低GI健康消费与生活方式;
◆ 推出GI科普IP卡通形象“蜗牛博士”AI互动机器人,实现语音交互和视觉化互动体验,推广食物GI科普消费认知;
◆ 与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、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联合牵头制定《低血糖生成指数(GI)食品通用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,参与单位100余家;
◆ 突破功能成分靶向提取、多元物质质构重组等低GI栅栏技术壁垒,结合临床实践研究多款具有降GI功效的食品基料,助力多品类低GI食品的联合应用研究;◆ 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、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高校专家团队合作,推动食物GI基础研究与科普推广;与北京协和医院、清华长庚医院以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临床机构推进慢病人群的低GI饮食临床应用与功效验证。
GI测试业务
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GI国际联合研究与测试实验室可同时依据国际ISO 26642:2010《Food products-Determination of the glycaemic index (GI) and recommendation for food classifica-tion》和国内WS/T 652-2019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》开展GI测试。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测试设备和完善的医疗服务跟踪体系,可以满足从伦理申请、志愿者招募、食物GI测试到测试报告出具的整套流程;并可进一步结合企业需求,对接GI认证服务。此外,为了提升低GI产品的推广,实验室还推出了“低GI食物溯源码”标识,通过提供透明可靠的食物GI信息促进低GI产品的科学溯源和有效推广。
国际GI基金会认证证书
低GI食物溯源码
实验室有独立的食物准备区、抽血区、血液分离及血糖测定分区,并具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液相色谱仪等先进的测试设备,满足GI测试的硬件设施。实验室的中英文测试报告可供企业向澳大利亚GI基金会申请低GI产品标识,并提供机会帮助企业将产品GI信息纳入到国际食物GI值数据库中。
GI测试实验室硬件设施
GI测试业务联系方式
邮箱:gi@cnif.cn
电话:010-53218322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4号楼